(元琛科技)纖維素纖維又稱為人造纖維,主要包括粘膠纖維、醋酸纖維、銅氨纖維等,是利用棉短絨、木材、竹子、甘蔗渣、蘆葦等天然物質,通過一定的工藝處理方法對其纖維素分子重塑而得。
1、簡介
膠粘纖維(Viscose Fiber)是粘纖的全稱,又稱冰絲、人造絲。粘膠纖維是以天然纖維為原料,經堿化、老化、磺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纖維素磺酸酯,再溶于稀堿液制成粘膠,再經過濕法紡絲制成。根據其結構以及性能的不同,可以劃分為普通膠粘纖維、高濕模量膠粘纖維、強力膠粘纖維和改性膠粘纖維。得益于膠粘纖維的原料,使得在使用過后不會造成環境污染,實現碳循環,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纖維。
2、制備工藝
由纖維素原料提取出純凈的α-纖維素(稱為漿粕),用燒堿、二硫化碳處理,得到橙黃色的纖維素黃原酸鈉,再溶解在稀氫氧化鈉溶液中,成為粘稠的紡絲原液,稱為粘膠。粘膠經過濾、熟成(在一定溫度下放置約 18~30h,以降低纖維素黃原酸酯的酯化度)、脫泡后,進行濕法紡絲,凝固浴由硫酸、硫酸鈉和硫酸鋅組成。粘膠中的纖維素黃原酸鈉與凝固浴中的硫酸作用而分解,纖維素再生而析出,所得纖維素纖維經水洗、脫硫、漂白、干燥后成為粘膠纖維。
制膠工序
把漿粕制成粘膠,要經過兩個化學過程。首先將漿粕與堿液作用,生產堿纖維素,然后再使堿纖維素與二硫化碳作用,生產纖維素磺酸酯。通過這兩個反應,在不能直接溶于稀堿液中的纖維素分子上,引入極性很強的磺酸基團,從而使其溶解得到粘膠。但此時的溶膠為粗制粘膠,還要經過精制過程才能進行紡絲。
紡絲工序
從粘膠變成具有一定品質的再生纖維素絲條的過程,是在紡絲機上通過酸性的凝固浴(酸浴)完成的,形成的纖維素絲條經過牽伸、切斷、精煉等工序得到品質符合要求的絲束,然后經過烘干工序賦予其一定的回潮率使之手感穿著更為舒適。
3、性能特點
(1)吸濕及解濕性能好,透氣性好,柔軟性好,穿著舒適;
(2)染色性能優良;
(3)對光、熱及化學試劑穩定性高;
(4)不起球,不易靜電,也不易沾污,更沒有棉花加工過程中出現的棉塵問題;
(5)廢棄物可自然降解,符合環境與可持續發展。(元琛科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