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立日常考核、分類考核、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,是選好用好干部的重要保障。完善干部選任機制,精準科學選人用人,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,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,最大限度識準察深干部,把好干部派上好用場,讓吃勁的干部“吃香”。
政治合格是黨對每個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。要堅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,圍繞政治忠誠、政治定力、政治擔當、政治能力、政治自律等方面內容細化政治標準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體式考察干部,全面考察干部的政治立場、政治方向、政治原則,看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場是否堅定、對權力是否具有敬畏之心,能否堅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。要持續深入開展“政治體檢”,把嚴政治標準,通過推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核查制度、健全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、加強選人用人檢查和信訪舉報核查力度等,完善監督機制,做到指標體系具象量化、體檢程序科學規范、組織評判嚴謹審慎、結果運用管愛結合,把對黨忠誠、對人民忠誠、對事業忠誠的好干部選拔出來、使用起來。
疾風知勁草,烈火見真金。要堅持一線歷練檢驗干部,把防疫抗疫、脫貧攻堅、搶險救災一線當作檢驗黨員干部政治素質、政治能力的“試金石”。通過實地查看、查閱資料、談話交流、群眾反映與業務部門評價等方式,突出抓好個人自查關、群眾測評關、領導評價關、考察評議關、組織診斷關。既看平時工作表現,更看危急關頭、關鍵時刻的作用發揮,把干部在急難險重、突發事件等一線工作中的具體表現,作為識別、檢驗、選拔干部的重要標尺和依據。要鮮明樹立擔當作為用人導向,建立完善關心關愛、考核評價、激勵約束機制。對敢于擔當、善于作為的干部大膽使用,對成績突出、群眾滿意度高的干部優先提拔;對那些做樣子、混日子的及早調整,對履行責任不到位的及時問責,推動形成干部隊伍“一池活水”,激勵黨員干部沖鋒一線、大顯身手。
涉水知魚性,近山識鳥音。要深化對干部的日常了解,把功夫下在平時,多渠道、近距離、經常性了解干部情況,注重工作實績和現實表現。通過干部工作日常檢查、明察暗訪工作生活作風等方式,多方位了解干部的生活情趣、為人處事、工作態度、工作成效等情況,把日常了解、集中調研、核實甄別相融合,全面了解黨員干部整體狀態。要堅持干部個人成長需要和事業發展需要、班子功能結構需要相結合,研深摸準“事業需要什么樣的人”“崗位缺什么樣的人”“什么樣的人最合適”,達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、把脈準,堅持精準地選、科學地配、動態地調,把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事、作風上過得硬、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上來,給樂為者鼓勁、為敢為者撐腰、讓有為者有位。
抓落實必須較真碰硬
要實現抗疫和脫貧的雙勝利,就必須以倒計時的緊迫感較真碰硬抓落實。如何較真碰硬?領導干部當從四方面著眼。
較真碰硬,需要“心底無私天地寬”的情懷
黨章規定:“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,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。”對于共產黨人來說,心底無私就是懷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,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、黨的事業第一、人民利益第一。“我將無我、不負人民”,抒發的是大公無私、赤誠奉獻的崇高情懷;“得罪千百人、不負十三億”,表明的是我們黨堅決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的坦蕩襟懷。從一定意義上說,我們黨的事業就是較真碰硬的事業,黨員干部干的就是較真碰硬的工作。能不能較真,敢不敢碰硬,直接反映著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和黨性原則。如果黨員干部處處“明哲保身”,總是想“和稀泥”、當“老好人”,開展工作“栽花不栽刺,以后好辦事”,追責問責“高高舉起、輕輕放下”,那一定是有私心作祟,既背離了黨性宗旨,又辜負了人民的信任和重托。
較真碰硬,需要“打破砂鍋問到底”的態度
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。求真是較真的前提和基礎。“打破砂鍋問到底”正是為了求真、求是。比如,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,中央指導組要求武漢舉全市之力,入戶上門對“確診患者、疑似患者、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和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”等“四類人員”開展地毯式排查、網格化管理,做到不落一戶、不漏一人,應收盡收、應治盡治。當前,全國各地進一步抓好無癥狀感染者精準防控,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,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。這些求真、較真的態度和見物見人見細節的方法,正是我們盡快切斷病毒傳播途徑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法寶。可以設想,在各項工作中,如果較真碰硬不以求真為基礎,結果就會差之毫厘、謬以千里。
較真碰硬,需要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
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,不是較真;慎終如始,善始善終,才算過硬。越是在看到曙光的最后關鍵時刻,越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持和韌勁。如今,改革已進入“深水區”,剩下的都是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更需要拿出不達目的不罷休、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勁頭。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,全國現有52個貧困縣、1113個貧困村和5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,都是貧中之貧、困中之困。今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脫貧工作任務難度更大、要求更高。這就尤其需要我們咬緊牙關,較真碰硬,層層壓實責任,級級傳導壓力,千萬不能停頓、不能大意、不能放松。與此同時,我們進行的反腐敗斗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,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情況下,必須保持戰略定力,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,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。
較真碰硬,需要“打鐵必須自身硬”的本領
“碰”和“硬”都是石字旁。碰硬,碰的就是如巖石般堅硬的事物。敢于碰硬、能夠碰贏的,必然自身比巖石還堅硬。早在延安時期,我們黨就提出克服“本領恐慌”的問題。進入新時代,我們黨強調黨員干部要自覺做到“信念過硬、政治過硬、責任過硬、能力過硬、作風過硬”,全面增強“學習本領、政治領導本領、改革創新本領、科學發展本領、依法執政本領、群眾工作本領、狠抓落實本領、駕馭風險本領”。這“五個過硬”和“八種本領”的要求,深刻闡釋了“硬本領”的豐富內涵。無論是脫貧攻堅的因地制宜、精準施策,還是紀檢監察的紀法貫通、法法銜接;無論是抗擊疫情的科學防治、聯防聯控,還是復工復產的分區分級、創新提速,都需要我們不斷增強能力、持續錘煉本領。面對新形勢新挑戰,我們要避免新辦法不會用、老辦法不管用、硬辦法不敢用、軟辦法不頂用,要練就“金剛不壞之身”,成就“較真碰硬之能”。